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以下全文為新浪博友"寒舍"親述在大溫遭遇車禍的過程,以及事後向ICBC報案及租車等相關經過。
總是要還的(一)
誰說的來著:常在河邊走,怎能不濕腳?
前言
下午班要到晚上12點才下班,下班時已經算是10月5日凌晨了。白天一直陰雨,地上較濕,其實這時天上還在飄著零星雨滴。所以車開的還是較為小心,基本上接近限速,超過也不多,不像平日總要將限速上浮20公裡。
現場
在96 Ave上往東接近152 St路口時,交通燈變綠,前方一輛等候的車順利通過,視野良好,左側152 St有車在紅燈等候。
152街是大街,經常半夜三更還有行人啥的。無限接近152街口了,就稍減速。
一輛深色SUV突然進入視野,在152街從南往北迫近路口,並在路口也稍作減速,第一反應是其要右轉到96街與我同行。因96街單向是兩道,我在靠中間道,只要那車右轉不沖入我的道就沒事,所以僅又稍減速。
可是,那廝並沒如我所願,竟在稍減速後繼續前行,強闖紅燈通過路口。此時我已經駛入路口,離那SUV也就五六米的距離。腦海中迅速啟動應急機制,當時出現 兩個解決方案:其一向右打輪,其二保持直行。考慮向右打輪會沖向右側街邊,或撞上行人電線杆啥的(右邊人行道較暗,情況不明。),側翻的可能性大。保持直 行,將會直接與之對話,硬碰硬,身體將會受到震動。腳下沒閒著,保持刹車減速。選擇堅持直行方向。
從發現那SUV闖紅燈直行到與之親密接觸,就算有10米的距離,以我以減速至40公裡/小時來計算,大概是0.9秒的時間,我已經是考慮的夠多了。
接觸的一瞬間,我本能地閉上了眼睛,聽到了“砰”的一聲,不是特別大。
睜開眼,車停了。兩個安全氣囊打開,心裡想:哦,我剛才忘了還有安全氣囊可以提供保護,真是很感謝車輛設計者。下巴上有東西,是眼鏡掉下掛那,沒碎,戴上。自我檢查,脖子、脊椎、身體無不適,兩胳膊上有傷,但均能活動,沒有太多疼痛。
車熄火了,但燈都亮著,將車檔打到停車位,鑰匙轉到能拔出狀態。駕駛側車頭撞爛,襯著車大燈見有煙氣冒出,擔心有電線短路引發火災,迅速解安全帶,開門下車。感覺車門沒有變形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
已經有 6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|
|